艺术多有趣彼得勃鲁盖尔乞丐群神裁闹
北京皮肤科专治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 《乞丐群》是法国卢浮宫收藏的唯一一件16世纪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的作品。这幅画尺寸很小,约莫A4纸一半大,却以丰富又奇特的内容,受到众多勃鲁盖尔迷们的推崇。 《乞丐群》彼得·勃鲁盖尔木板油画18.5cmX21.5cm年左右 画面上是在一座救济院或修道院里,五个拄着拐杖的残疾人聚在一起,正要跟着右边那位身披黑斗篷的老妇人出门乞讨。他们扭曲的肢体和明亮的光线、红砖绿草形成强烈反差,温暖的配色衬托的却是“乞丐加残疾人”这一悲情主题,再加上纸帽子、狐狸尾巴等怪异装饰,无不吸引观者去探寻画面背后的谜题。 有学者认为,《乞丐群》描绘的是Koppermaandag的场景。这是16世纪欧洲低地地区流行的节日,每年一月六日“三王来朝节”之后的星期一举行。这一天,乞丐们都要“盛装”打扮,去街市上游行乞讨。 三王来朝又名:三贤王的膜拜彼得·勃鲁盖尔 油彩画板x83.5公分英国伦敦国家画廊年 该故事讲述的是小基督出生后,三位东方客人带着羔羊、美酒来朝拜圣母子 也有学者认为,这幅画描绘的是狂欢节:乞丐们乔装打扮,带着讽喻意味地模仿当时社会的不同阶层,比如那个戴纸壳皇冠的乞丐扮的是国王,戴纸盔的扮的是士兵,戴贝雷帽的是商人,最右边戴教冠的是主教。 还有人说,这根本不是什么行乞图!那些乞丐象征着当时一个叫“穷苦派”的政治力量,他们以信仰加尔文教派的新兴资产阶级为核心,团结一切力量来反抗西班牙腓力二世的血腥统治。 绞刑架下的舞蹈彼得·勃鲁盖尔(父) 被捕的尼德兰义士在绞刑架前用舞蹈表达对西班牙殖民者的嘲弄和蔑视 众多解读中,有一种相对权威的说法,即:这幅画描绘的是“圣安东尼之火”中的幸存者以乞讨为生的悲惨生活。 据记载,10世纪前后,一场恶疾席卷欧洲多个地区,患者会抽搐、产生幻觉,四肢有强烈灼烧感,就像烈火在燃烧,“烧焦”的四肢最后会脱离关节,导致患者残疾。由于无法确定病因,人们便认为这种疾病是精神上的,只能寄望于神灵的宽恕和救赎,这种恶疾因此被称为“圣火”。基督教徒圣安东尼的医院来治疗被“圣火”慢慢吞噬的患者,给这场灾难带来了希望。后来,这种疾病逐渐被改称为“圣安东尼之火”。 塞勒姆女巫案 发生于17世纪美国马萨诸塞州赛勒姆镇,以两名少女出现幻觉和行为异常为开端,数百人被指控为使用巫术咒人的女巫,25人被处死,其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黑麦面包中的麦角毒素。 直到17世纪,医学家们才发现,“圣安东尼之火”的爆发是因为人们食用了一种被低等真菌感染的谷物,也就是所谓的“麦角中毒”。 黑麦的麦穗 在中世纪,这种有毒的谷物主要是黑麦。黑麦原是一种杂草,因为长得像小麦,在除草时留下不少“漏网之鱼”。经过年复一年人为的“自然选择”,两者越来越像,特别是一些条件恶劣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黑麦的生命力大大强过小麦,于是被当成农作物保留下来,最终,成了当时人们制作日常主食——面包的主要原料。 中世纪绘画中的烤面包场景 紧实的黑麦面包和松软的小麦面包 黑麦花序上很容易寄生麦角菌,受侵染的子房会形成黑褐色角状菌核,这就是麦角。麦角含有多种有毒生物碱,会损伤人或动物的血管、产生坏疽,还能影响神经系统。著名的致幻剂麦角二乙酰胺就是用麦角毒素合成的,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强烈的精神药物之一。 年,人们注意到这种疾病在富人和穷人中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进而发现是因为富人吃的黑麦经过筛选、麦角比较少,而穷人吃的劣质面粉中掺杂了很多毒麦角,“圣安东尼之火”的谜团因此解开。 彼得·勃鲁盖尔这幅《乞丐群》,画的就是当时的穷人因为麦角中毒导致肢体残疾、只能以乞讨为生,这幅画也因此有了另外一个名字:《麦角中毒的受害者》。 那么问题来了,彼得·勃鲁盖尔为什么要给乞丐们“挂”上狐狸尾巴呢? 这得从画家幽默诙谐的性格说起。 彼得·勃鲁盖尔出生于16世纪一个叫布拉班特的小公国,按今天的地理位置划分,算是荷兰人。为了和他那个同样很有名的画家儿子小彼得·勃鲁盖尔区分开,我们姑且叫他老彼得吧。 老彼得的自画像又名:画家和买主 老彼得拥有许多美誉,比如“16世纪尼德兰最伟大的画家”“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欧洲独立风景画的开创者”“专画农民生活题材的天才”等。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这是一位“天生有趣的灵魂”,堪称“画家中的段子手”。 以老彼得的代表作《尼德兰箴言》为例。这幅画描绘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百多个谚语,多么富有智慧和哲理的题材啊!而老彼得的画风却是这样的—— 《尼德兰箴言》(局部1) 谚语:互相牵着鼻子寓意:互相愚弄 《尼德兰箴言》(局部2) 谚语:他们都在一个洞里拉屎 寓意:串通一气的小人 《尼德兰箴言》(局部3) 谚语:用头和刀挑战墙壁 寓意:试图做不可能完成的事 《尼德兰箴言》(局部4) 谚语:成为一个吃柱子的人 寓意:假信仰的伪君子 老彼得用一种“农村赶集式”的构图,在对人和社会的严肃、深刻的讽喻中,注入了不无荒诞的创意,让观者在搞笑里获得某种启发和思考。 《尼德兰箴言》(全) xcm年现藏于德国柏林国家美术馆 我们再来看这幅《乞丐群》。据考证,在16世纪的尼德兰,乞丐或残疾人并非人们同情的对象,而是骗子或恶人的象征,狐狸尾巴也蕴含着“虚伪”的寓意。也就是说,这五人中隐藏着假扮成残疾人的健全者,是哪一个家伙呢?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可疑之处:1号乞丐头上的纸王冠遮住了眼睛,使我们看不清他真实的神情;2号乞丐背对着我们,还用斗篷把自己遮了个严实;4号乞丐的两条腿分明是可以站立的;5号乞丐身上的狐狸尾巴最粗最密集,这是不是画家的某种暗示呢?唯一像真乞丐的似乎只有3号了,你看他身形委顿,吃力地支撑着自己……哦,等等,你真的确定吗? “狐狸尾巴”冲淡了画作的悲伤色彩,显然,老彼得并非只想描绘乞丐们的悲剧人生。 也许,如此小的画幅,却有如此丰富的细节和如此开放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老彼得·勃鲁盖尔的伟大之处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tq/11852.html
- 上一篇文章: 读书散记吴冠中谈美下五道口的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