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个人浅薄的见解以及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我对于新时代德育“立德树人”有两层理解:第一,以身作则,所谓“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不需要多说,自己做到要求学生做的,学生自然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期下来就会形成一定的习惯。当然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那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易连云)所以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身教重于言传。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查班永远提前5分钟到教室,当我永远在上课前5分钟到教室门口等待,迟到的学生自己就会有所反思,不需要过多的说教或惩罚措施,班级迟到的学生非常少;教室卫生的保持也无需过多言语,当我每次弯下腰捡起地上的垃圾,当我在自习课的时候将讲桌上的粉笔、板刷、抹布整理整齐时,值日的学生也无需督促了,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教室卫生保持得非常不错;每周一晨会升旗时,我都会整理好衣服,端正地面对国旗行注目礼,让学生理解到国旗国歌的庄重,学生自然会严肃地对待升旗仪式,不会再在升旗仪式的时候交头接耳,不注重秩序;当我每次查宿都会敲门进寝室,走的时候都会轻轻关上宿舍门,这样,学生自然学会了尊重,进办公室时会先敲门,会说礼貌用语。这些日常管理琐碎,如果一味以说教或量化考核的形式进行管理,会引起学生特别是高中级阶段孩子的逆反心理,管理起来会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好。所以在日常纪律、卫生的管理当中,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以心换心。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让学生能够说出心里话,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工作。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她是单亲家庭,非常细腻敏感,学校细枝末节的事情都会和父亲汇报,因此她和同学的关系并不融洽。又不太愿意跟人交流,把情绪都埋在心底,每天闷闷不乐。我在了解了情况过后,便找她谈心,起先她非常抗拒与我交流。我在一筹莫展之际想起了雅思贝尔斯的话:“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要想办法让学生打开心房。于是,我借分析成绩再次和她谈话,这次谈话,我没有以教师的身份进行教导。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先关心学生,问他最近情绪为何低沉,是不是在学校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导致成绩不稳定。这样给了学生台阶,相当于给了学生一个情绪发泄口。在我非常温和地问出这一问题时,她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开始和我聊起了她的情况,因为内向和恋家,导致同学关系不太好,而她心思又比较细腻,分散了很多精力,她也很苦恼。于是我趁势和她谈心,首先,为了解决她任何细枝末节都要和父亲汇报的问题,我引导她为父亲考虑,在寄宿制学校,家长并不方便行使监护权,尽量不要让家长担心。利用她对父亲的爱让她学会独立解决一些问题,同时告诉她,有事可以来找班主任,在寄宿制学校,班主任临时行使监护权,就是他们的后盾。果然,在这一次谈话后,她和家里打电话的次数明显变少了,在一次因为值日问题和宿舍同学发生了矛盾后,她第一次主动来找了我,告诉我,因为值日,宿舍发生了争执,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为了巩固成果,就先让她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原来是她因为动作缓慢些,为了值日早起打扫卫生,和还在睡觉的同学发生了矛盾。她有些委屈,这时候,我拉着她的手,用肢体接触给她鼓励,告诉她宿舍值日时间短,任务重,所以需要明确检查规定,对症下药,提高效率,下次她可以做的更好。她受到了鼓励,心中的委屈也消散了,能力也有所提升。从这次以后,她经常会在人比较少的时候,或是在自习课的时候到办公室和我谈心,我也会适时鼓励她或是及时指出她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她越来越开朗,学习、综合素质也有所提升。在最近一次的语文默写中,她两次未过关,要扣除相应量化考核分数,在登记扣分之时,她的情绪再一次爆发了,我沉住气,等到上课之后,办公室只有我和她两人时,放缓语调问她发生了什么。她再一次流下了眼泪,她背诵得非常刻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她一方面气愤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同时,她也担心量化考核扣分到一定程度会被处分。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告诉她,她错在没有及时来找我或是向同学寻找背诵方法,学习上的问题一定要通过交流合作或是向老师请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并再一次告诉她,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在学校里,我就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她再一次破涕为笑,我感到特别开心。这是我任班主任期间的故事,我个人脾气比较温和,比较适合与细腻敏感的学生交流,安抚他们的情绪,而这样的特质在高中学习的高压环境下是非常奏效的,正如大禹治水一般,不能一味地堵,必须得”疏“。在以后的班主任生涯中,我要将自己的这种特点延续下去,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研究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ms/1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