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游学学西加勒比游轮之旅D7
每每记录的都是我们接待学生的故事,我这是第二回记录带爸妈坐游轮的故事。上次坐巴哈马????游轮写得简单,因为都是回来后看照片写话的;这次是在旅行途中就随感随写的,所以流水账也记得长长的。 哈!越来越意识到我们很有必要将旅游进行到老!将学习进行到老!将成长进行到老!如果,我记录的游轮经历你也喜欢,欢迎来了解我们的私人游学订制——游轮游学! 游学新概念——游轮游学 (一)伯利兹城 船到伯利兹城,港口的繁华掩不住出港后的凋敝。伯利兹的首都伯利兹城跟我想象的很不一样,没想到竟也这么穷。 赶紧找车,一番讨价还价,上车。和另一对夫妻同行,这回我们打算逛玛雅遗址。 司机太苍老,声音也很嘶哑,看着像极了小说里描述的受苦受难的老黑奴,看着人很容易心生怜悯。 他载着我们狠命开,车破路颠,吹着潮热的风,我都要昏昏欲睡了。 他已经57岁了,之前做木匠,现在开车;他希望自己看上去没有太老。 他人挺好,加油站里还给我们一人买了一瓶水;就是说话很不清楚,听着十分费力。如果做导游,这是硬伤! 路上经过一个华人开的超市,他问我们要不要进去看看,打打招呼;可惜Gary不在,否则他肯定会好奇这个中国人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一番叽里呱啦......我摇摇手,就不节外生枝了,我们直奔目的地去! 司机告诉我们,伯利兹年才正式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英语是官方语言。普通居民收入大概多美金一个月,一美金相当于2伯利兹元...... (二)玛雅遗址AltunHa博物馆 非常意外,没想到遗址处竟然还有一间博物馆。我还以为就只有一堆断壁残垣,当地人坐地收钱;没想到竟如此设计优良、秩序井然。 这是个位于热带丛林之中的玛雅遗址,是伯利兹最有名的古迹。在古典时期它是祭祀仪式主要的中心,同时也是与加勒比海岸以及其他玛雅城市活络连接的交易中心。 我妈一眼就瞄中了博物馆里的独木舟了,她打量出是一根完整的木头挖出来的。确实,这就是当时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 这里还出土了不少玉,但当地其实并不产玉。所以有观点说玛雅人,最早还是从亚洲过来的,他们把他们珍贵的玉带来了做祭祀之用。 没有导游,自己看图看讲解瞎逛了一汽! (三)玛雅遗址AltunHa 西加勒比游轮线路最有特色的就是玛雅文明。中美洲的墨西哥????、伯利兹????、瓜地马拉都分布有大量玛雅遗址。 玛雅文明跟金字塔文明一样,至今依旧有很多解不开的谜。古代玛雅人修建了不少被我们称为玛雅金字塔的神庙。 它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在建筑形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埃及的金字塔的塔顶是尖的,而玛雅金字塔却是平顶。在用途上也不一样:埃及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而玛雅的金字塔除个别外,一般是用来祭祀或观察天象的。另,埃及金字塔是无法攀爬的,玛雅金字塔是可以拾级而上的。 玛雅金字塔的东西南北的坐向、台阶中也暗含了相当深奥的科学道理,故人们对其建造者的身份产生了疑问,甚至揣测其文明来自外星人。 伯利兹的这个玛雅遗址肯定比不了我们之后几天要去的墨西哥,不过已经给我们一个相当震撼的感觉。我爬上了两个,图7是当地最大的一座玛雅神庙/玛雅金字塔,也是伯利兹????这个国家最高的建筑,看没看见我站在中间向天空挥手呢?[调皮] (四)伯利兹印象 一圈逛下来,城市印象不多,我们也只开车逛了半个城,另半个因时间不够就直接略掉了。 AltunHa玛雅遗址的印象极好。贫穷,但懂得保护古迹;贫穷,但却极其井然有序。这些都令我很意外。 这里门票是此行中最便宜的,5美金一个人,这个归政府所有;当地人没有再额外收费用。景观却处处考虑了游客的需要,努力从各方面提供最好的给游客。 卫生间不收费,很干净;小费自付。 工艺品摊贩很有礼貌,没有催逼兜售的,看看不买也是客人。小摊贩也不漫天要价,椰子3美金一个,5美金2个。小孩帮着自家大人干活,也好奇地打量我们这些游客。那些土狗四处晃悠,慵懒得很...... 我妈也说,人的表情也温和,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苦大仇深...... (五)记忆中地理课 我记忆中的老师有不少,其中一位是我小时候的地理老师,虽然别人都叫她“地主婆”,可我心底很喜欢她,现在也常常想起她,特别是在旅行途中。 她的教育方法,即使放在现在这个时代我敢说也绝不落伍。记得学气象那章时,她带我们全班同学去了当地的气象站,了解人们是如何观测降雨量、如何观测风力风向......当和蔼可亲的科研人员把他们那一沓沓的观测记录拿出来耐心给我们解释这个数据那个报表时,对科研工作所需要的那份繁琐和细致、坚持与积累令我立刻肃然起敬啦!......这也算我学校生活里的一个fieldtrip吧!要知道这可是在80年代中国一个普通城市的一个普通学校里呢! 记得她还主持带领我们全校学生观看过日全食,那天都不上课,大家兴高采烈,带着从家里拿来的脸盆装上墨水看倒影、还有把毛玻璃涂上墨汁举在眼睛上看......同时听着这位地理老师充满激情地站在教学楼三楼挥着手用大喇叭跟我们讲解日全食,什么经度纬度,什么自转公转,什么黄道赤道......场面实在有趣!当时没有电视直播,但我们亲历了这一特殊时刻。想想去年整个美国电视台都在播放日全食,可Daniel学校还是关起门上课呢!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本就没有那么绝对,跟教育者有关跟教育大环境也有关,但说到底还是理念。 当年地理课最有趣了,想想世界有那么辽阔广大、各民族文化又如此迥然不同,常常就情不自禁神游物外啦。现在每逢地理老师书本上讲过的地方,讲过的地形地貌,讲过的风土人情,亲历了我也就更欣喜异常,追想记忆中的她。必须承认,自由的渴望、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当年的地理老师给我种下的;奇怪竟然不是英语老师。 不过,像伯利兹????这么小的国家,我是半点印象都没有。哈!这怪不得我,也怪不得我老师,发现中华民国????大使馆就坐落在港口的显著位置;不用说,中国肯定没与之建交。我们学的地理终究脱不了政治因素,美国这儿的孩子不单纯学地理他们都是学文化地理课,属社会学范畴。 (六)吃在游轮 其实,坐游轮也是一个美食之旅。为此我跟爸妈还特别强调了,千万别只用自助餐打发自己!不过他们也说了,不会英文,连餐馆都不敢进。 挪威人游轮上的吃太好了!比嘉年华的好太多!餐厅又多,餐厅里的菜单每天又都换,从前菜到正餐到甜品每天都不同;连自助餐每天也都有不同主题。而且都freestyle,随时能去。 除了上岸玩,在船上就是每天就是忙着带爸妈辗转于不同的餐馆、点不同的菜、尝不同的点心,认识不同的人;他们有时不要去时,我都觉得太可惜了,虽然我自己一人也能吃得欢、跟人聊得欢。 不是吃货的我,这次就是觉得船上的东西好吃,好吃到令人难以抗拒;吃完后甚至还有了要学做的念头。 越来越觉得“吃货”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词,透露着其生命的纯粹和乐观的情绪! 遇见一加拿大的华人太太,常常吃完饭我们就会在走廊过道遇见。坐过十几次游轮的她也赞叹这条船上的食物太好吃了,今天的这个鱼鲜美得很,那个海鲜饭好吃到不行……每每听她描述,吃了饭的我食欲又上涨胃口又大开几分了,怎么我好像都没吃到呢! 这天她悄悄告诉我她带来的裙子现在都只有身上这一条能穿了,其余的全都穿不下了......听得我忍不住笑!说这游轮还要坐四五天呢,就撑爆衣服了,怎么行呢?他先生一旁也笑! 不说别人,自己这次也不够节制。每天除了正餐,还吃了点儿夜宵,除了主食,甜点也没落下,有时还一次点了两份。哈!平日里我甜点几乎都不碰的,看来我也得小心长胖。 后话,最后一天,我还从熟悉的餐厅经理那里讨了一套菜单回家,做了我这回的旅行纪念。哈!估计这也没谁啦! 游游学学:西加勒比游轮之旅(D1)——新奥尔良 游游学学:西加勒比游轮之旅(D2)——在海上 游游学学:西加勒比游轮之旅(D3)——在海上 游游学学:西加勒比游轮之旅(D4)——牙买加 游游学学:西加勒比游轮之旅(D5)——开曼群岛 游游学学:西加勒比游轮之旅(D6)——洪都拉斯 游学新概念——游轮游学 游游学学:巴哈马游轮之旅(D1)——查尔斯顿港 游游学学:巴哈马游轮之旅(D2)——上游轮 游游学学:巴哈马游轮之旅(D3)——在海上 游游学学:巴哈马游轮之旅(D4)——公主岛 游游学学:巴哈马游轮之旅(D5)——首都拿骚 游游学学:巴哈马游轮之旅(D6)——在海上 游游学学:巴哈马游轮之旅(D7)——查尔斯顿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tq/4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深圳博物馆年度大展自然的力量洛杉矶
- 下一篇文章: 玛雅人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