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偏见看世界明哥说旅行的故事

中美洲穿越,终于来到最后一个国家——巴拿马。

从哥斯达黎加的首都圣何塞窝了几天,终于鼓起勇气去搭车再出发。越接近赤道越热,搭车起来就越困难,站在马路边烈日下,穿着拖鞋的脚被晒的生疼。

进入巴拿马之前搭上一辆车,四驱的面包车,还挂了个拖车,司机小哥把我们的背包捆在拖车的两角,一路上颠簸不止,摇摇欲坠。

这个车塞了六个人,而且只能从前面的驾驶室的门进出,这个车已经被造的不成样子,放着特别嗨的音乐,时不时的司机小哥双手离开方向盘手舞足蹈,还喝着啤酒,明显的在酒驾啊。

快到达边境时,两大瓶啤酒已经喝干了,天变得阴沉,气氛很紧张。五点钟口岸就要关门了,你们需要跑步去办理签证,还有半个小时。司机小哥明显比我们还要着急。

先办理出境手续,哥斯达黎加入境持美国签证免签,但是出境的时候需要交钱,8美金虽然不算多,但是感觉这种交离境费的国家都是有点坑人。

办完出境手续,赶紧跑去办理巴拿马的入境,还不忘花十块钱买个炸鸡,要不到了巴拿马就吃不起了,那边的物价太贵,而且还是直接花美元。

巴拿马入境只要出示美国签证,也是免签,不到五分钟办好,一看表还有时间,折回去把哥斯达黎加的货币全部去花掉,我买了瓶啤酒,ml差不多十五块。结账的时候竟然多跟我要一美元,问了半天也没明白,在西班牙语的世界里,我俩就是个文盲。

后来知道,啤酒要退瓶子的,上面的标价是不包括瓶子的。我决定在路边的马路牙子上,边吃炸鸡边喝酒,喝完了还酒瓶子。

过境后,办理巴拿马的电话卡,同样沟通不来。办个卡简单,但是选择流量包就难了,两张卡办下来,已经心累掉半条命了,办卡的小哥不急不慌的,还跟女朋友在WhatsApp上聊着天。

连上网,在超市门口的长椅上处理消息,大雨倾盆,这是在中美洲的第一场雨,越来这边的雨也跟国内北方的夏天一样,来的凶猛,去的也快。

李新咏去超市买东西出来,换我去超市感受一波物价了。我看了水果,看肉,在看可乐,都是贵的一逼,最后看到卫生巾还挺便宜的,跟我有毛线关系。

在超市转了二十分钟,感受完了黑着脸就出来了,什么都没买,真的贵出翔了。

雨停,继续搭车前往巴拿马的首都巴拿马城,这里吐槽一下,这几个中美洲国家真的是懒得起名么还是怎么的,危地马拉的首都叫危地马拉城,伯利兹最大的城市叫伯利兹城,墨西哥的首都叫墨西哥城,然后萨尔瓦多的首都叫圣萨尔瓦多。

这是多图省事啊。

凌晨快到天明的时候,终于搭车到达巴拿马城,找了个草坪的地方大树下,熟练的搭起了帐篷。要不是蚊子多,真想不搭帐篷直接睡了,太热了。

睡梦中,我听到高一的地理老师里李占森讲着巴拿马,年美国支持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之后美国控制了巴拿马运河长达近百年。

如今来到地理课本上知名的这条运河,就像高一课间趴在桌子上做的一个梦。

如果环球旅行是个梦的话,我希望走遍地理课本上所有名词之前,不要醒。

美国为了这事,让巴拿马独立了

巴拿马是属于哥伦比亚的,最少一百多年前是属于的。

后来,美国要修这条运河,并控制这条运河,硬生生的让巴拿马独立了。美国在巴拿马独立的那年开始修运河,用了差不多十年的功夫,终于在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

这条运河在从太平洋的海岸线到大西洋的海岸线总长65公里,最宽的地方米,最窄的地方只有米。因为两个大洋有25米的高差,所以采用的水闸式的设计。

美国整整控制了这个运河近百年,到了21世纪才把全部控制权交还给巴拿马政府。

上面的科普做完了,在这里要说一句,美国真的不要脸。永远打着幌子在侵占利益,这不最近又开始祸害委内瑞拉了。要在人国家扶持个反动政府,还是打着人道救援的幌子,硬是要在哥伦比亚的边境给反政府武装物资援助。

最后,委内瑞拉政府直接跟哥伦比亚断交了。

这事跟我关系不大,这次的行程没有安排委内瑞拉,巴拿马下个国家是哥伦比亚,接着南下厄瓜多尔。

话说回来,我和李新咏搭车到达巴拿马,怎么着运河也是要去看一下的,虽然需要支付20美金高昂的门票吧。但是这种特别有纪念意义的事情,还是要去一下的。

在地图上搜索MirafloresVisitorsCenter,坐公交就能直接到达。不过巴拿马的公交是需要刷卡的,一定要提前办卡。不要像我俩似的,为了办公交卡浪费了很长时间,还错过了最佳的观测时间—-下午一点。

我想象中的参观运河就跟个我们平时去施工现场似的,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一下,最少能清楚的看到一些机械的设计。后来到了,才发现我想多了。

这完全设计成了一个景点,要买门票,还有博物馆,有看台,还有各种吃的叛卖,最后还有纪念品可以买。这套流程真的很资本主义啊,也很美国。特别像我们在西雅图参观的波音工厂,摆渡车前往工厂,有导游带着你去露台参观。完整设计好的一条线路。

我们下午三点到达景点,刷了门票就进来了。此时心情有点莫名的激动,看金字塔都没这样,毕竟也是走过近五十个国家的人了,什么没见过啊。

但是呢,我就是对地理课本上这种名词感兴趣,希望有生之年能走遍地理课本上所有的名词。

进来先是博物馆,我顾不上看什么展览,直接了当的去看运河了。然后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人山人海,我看到了大家都整齐的举着手机对着搜船狂拍。

这才是景点的正确打开模式嘛,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这种打卡的“感动”。

我在人少的地方,果然是什么都看不清,我顿时领悟到一个道理:人多的地方,视角才是好的。

背着登山包,我爬上了二楼,把包放在柱子下面,拿出单反,奔向了人群。果然,我透过一颗颗人头,清楚的看到一艘货船缓慢的通过眼前。

这运河未免太小了吧,我的意思是太窄了吧,完全没有想象中那样的波澜壮阔。

船闸打开,水位下降,两边的牵引车拉着大船沿着既有的轨迹前行,河道中间唯一的白色建筑,反射着光芒,刺瞎着我的眼。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整个环境在大声的放着类似广场舞一样的音乐,旁边的人群举着双手随音摇摆。

气氛有点诡异,不应该是安静的感受这运河修的不容易,感受这上百年的世事变幻的苍伤么。对,我想多了,旁边的响起了唯一的中国话:明哥,给我拍张照呗。

还有最后一句,运河两边的港口是咱中国人运营着的,李嘉诚。

我坐飞机,他坐船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气氛都烘托好了,基调都定了,说正事,中美洲最后一个国家巴拿马之后,我和我的小伙伴“分道扬镳”了,暂时的。

在我的意识里,南北美洲是陆地连接的,陆路应该是通的才对。现实呢,多么残酷,巴拿马和哥伦比亚接壤,却隔着无法穿越的原始森林。

一般的都是坐飞机过去,也有个别的是坐船。

李新咏就属于那种个别的,牛逼坏了。在线路安排上,非要坐船前往哥伦比亚,宝宝内心是拒绝的。要知道普通的游客船美金,需要在海上漂三四天,飞机的话一千块钱,一个小时就到哥伦比亚首都了。

虽然坐船是有风险,但是中美洲都挺过来,搭车风险不大么,还是要走的,旅行还是继续的,一边给自己心理建设,一边骂着自己傻逼,干嘛年纪一大把了还要出来疯跑。

巴拿马运河参观完的那天,突然通透了似的,当天晚上花了7美元点了个大餐,当作登船前的犒劳。李新咏蹭了几口,连说米饭真好吃,明哥有钱啊。

有没有钱,自己心里最明了了。

我建议连夜赶车去运河的另一头,东行一百多公里外的科隆,我看到李跃中大哥的游记里有写。李新咏却纠结前几个月刚走过这条路的二喜是南下到达一个小镇,然后搭船去的哥伦比亚。

一直在商场的餐厅纠结到人家打烊,于是换到车站的候车室继续纠结。

一直到凌晨,好几天没休息好的我完全没有了耐性,商量着我先坐飞机去波哥大,他成功坐船后直接哥伦比亚汇合。

我找了个借口说坐船风险太大,我又不会游泳。

李新咏觉得又不能强逼我,还是尊重我的选择,当天晚上还帮我买好了第二天的飞机票。

第二天帐篷里醒来的时候,都该走了,李新咏开始埋怨我放弃了。我心里想着,放弃毛线啊,昨天还好好的,还商量着入境需要什么资料。

对了,哥伦比亚入境的话,有美国签证是免签的。网上说是要检查小黄本,但是我入境的时候没查,不过查了我的酒店预订单,幸好前一天我有准备。

在机场遇见一个在巴拿马工作去哥伦比亚出差的华人,从他口里得知,巴拿马有三十万华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我有点吓到了,这么弹丸之地却有这么多华人在此。环球旅行这么长时间,真的总结出一条理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人在那做生意。

到达波哥大,哥伦比亚的首都,竟然冷的要命,我从夏天直接来到秋天。这里海拔两千六,比之前支教过的西宁要高一些,稍微走快一点就喘不上气。

从中美洲来到这边有点不适应,不是气候上的,是这里太现代化了,公交车都刷卡的,我出了机场寸步难行。好在我灵机一动,让我前面上车的大哥帮我刷一下,我给他钱。

有了网络之后,赶紧看看李新咏到底搭上船没有,只看到他发了条朋友圈说已经到了科隆,随机走进一个货运码头,跟一个中年大叔聊起自己的旅行的牛逼事迹,然后大叔爽快的答应了,第二天早上十点,跟着货船走一波。

看到有谱我就放心了,不过我也不后悔,这种搭船的生活之前在非洲就体验过了,当时从坦桑尼亚独自一人搭了条货船前往桑给巴尔岛,差点被船长扔到海里喂鲨鱼。(传送门:不给钱,把你扔海里喂鲨鱼)

最后希望李新咏在加勒比海搭船玩的开心,早日来到哥伦比亚跟我会师。

就像红军完成二万五千公里长征一样。

环球旅行中

电气设计师

作者也是行者

业余纪录片导演

辞职间隔年环球旅行

第五十二国玻利维亚

弓长日月

抖音号:zm

今日头条:暴走一九五(看视频)









































白癜风得治疗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ms/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