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经典的沉积环境模型
经典碳酸盐岩沉积模型图 碳酸盐岩的形成受物理、生物和化学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沉积环境的分布不是随机性的,具有一定分布规律,分布在某些特定的位置。 1潮坪 分布位置示意图分为潮上带、潮间带、潮汐带三个亚相。 亚相示意图潮上带:暴露期长,潮流能量低。属于干旱型(萨布哈)潮坪环境。易受气候影响。 潮间带:周期性暴露,低潮线附近能量较高,向上逐渐减弱。沉积物从下向上颗粒减少,灰泥增多。 潮下带:平均低潮面以下,很少暴露水上。 2海滩 分布位置示意图分为滨岸沙丘、后滨、前滨、近滨(临滨)四个亚相。 亚相示意图近滨:全部属于水下,沉积物遭受波浪冲洗、扰动。发育交错层理和水下沿岸沙坝。 前滨:属于冲流带,常为成熟度极好的纯净石英砂。 后滨:暴露在大气中,仅在特大高潮和风暴浪时才被海水淹没。 滨岸沙丘:被风暴浪搬运到后滨的砂质沉积物,长期暴露在地表,受风改造形成风成沙丘。细到中粒的石英砂,发育风成沙丘交错层理。 现代海滩 3风成沙丘 分布位置示意图通常形成沿着海岸线平行分布的横脊,迎风面朝向大海,背风面朝内陆。与海滩一样,风成沙丘可以在平台的几个区域形成。 现代风成沙丘 海滩和风成沙丘的沉积模型 4障壁岛沉积体系 分布位置示意图障壁岛是海浪造成的长而低、狭窄的沙岛,平行海岸分布。包括海滩、风成沙丘、潮汐通道、沙嘴、冲越扇、涨潮三角洲、退潮三角洲。 海滩:包括近滨、前滨和后滨沉积物。 风成沙丘:分布在后滨的向陆一侧的砂质沉积。 潮汐通道:障壁岛内侧水域与外海大洋之间的水流通道。 沙嘴:陆地突入水中的尖端沙滩。 冲越扇:障壁岛向陆一侧,当风力造成的风暴涌浪越顶穿过障壁岛石,造成的朵状砂体,与外海没有通道。 涨潮三角洲:分布在潮汐通道口向陆一侧的朵状体。 退朝三角洲:分布在潮汐通道口向海一侧的朵状体。 障壁岛各亚相的分布示意图 5低能泥质台地 分布位置示意图包括广海陆棚、海湾和泻湖环境。沉积物以穴居骨骼泥和泥质砂岩为主,以鲕粒和骨骼颗粒形态分布。 6泥丘与泥坝沉积环境 分布位置示意图泥丘和泥堤是在生物扰动成因的泥质和壳质类组成的线性长条形、低能沉积物。佛罗里达湾现有世界上最好的和已经研究成熟的泥丘和泥堤。泥堤的形成是由海草或藻类等生物对水流的控制作用形成。 佛罗里达湾的泥堤模型 7藻丘 分布位置示意图现在藻丘是在印度尼西亚和佛罗里达湾特有的碳酸盐岩沉积地貌。地质时期也可见到类似的藻丘,通常是由不同类型的绿藻组成。 随着藻类的生长,阻挡了泥质沉积物的移动。藻类死亡后,其所含的碳酸盐组分参与到沉积物的形成中。 8砂质颗粒浅滩 分布位置示意图发育在浪基面以上的浅水高能的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多为鲕粒滩和沙滩。 颗粒类型多样,主要是异地搬运而来,由风、海水、潮流等多种营力反复簸选和沉积而成。 砂粒通常分选良好,颜色干净,发育交错层理,表面可见沙纹。 凯科斯台地上的现代鲕滩 9点礁 分布位置示意图点礁,也称斑点礁。礁体呈近圆形或不规则状。是发育在泻湖或者滨外海底较小隆起上的孤立礁体。 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浪基面以上,能量强,水流循环良好。斑块礁可高达数十至数百米。 斑块礁可以有迎风面和背风面,迎风面有更多的珊瑚生长。 伯利兹堡礁后面的点礁,水深可达30m。 10蒸发台地 分布位置示意图海进期,大陆架的内部台地区与外海隔离,从而形成浅水、潮下的蒸发环境。 燕尾石膏通常沉积在浅水中。经过地质演化变成手掌状硬石膏。 东得克萨斯的下白垩统手掌状石膏沉积模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ly/5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周末出发yen玩2天,食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