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数字化时代的阅读

作者:周百义

来源:《出版与印刷》期P28-33

DOI:10./j.issn.-..02.

关于读书,古今中外有不少名言警句,任何人都可以举出几条。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等于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等等。

但我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谈谈书籍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

一、书籍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作用

玛雅文明与三星堆文明为什么至今是无法破解的世界之谜?

玛雅文明是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等5个国家的丛林文明。早在数千年前,玛雅文明就已经在天文、数学、农业、艺术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年西班牙人来到这儿时,真正的玛雅文明早已消失在热带丛林中,残存着的一些玛雅小邦也在炮火中成了废墟。为什么曾经创造了惊人的物质文明的古玛雅人突然消失了呢?是瘟疫、灾荒,还是传说中的外星人造成的?研究者莫衷一是。其原因是没有留下今人可以辨识的大量文字,更没有记载这些文字的书籍。

三星堆文明的遗存是在四川广汉发现的,那儿出土了很多精美绝伦的青铜器,也因为出土文物上的少量古蜀文字难以破译,同时缺少书籍的记载,因此,三星堆文明的产生与消亡至今也还是一个谜。

由此可见,缺少记载信息的文字,缺少信息载体的传承,再辉煌的文明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因为某些人为的原因,文化传播被禁锢,文化也因此遭遇灭顶之灾。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些惨剧。

公元前年,秦国将领白起攻占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北),烧毁楚先王陵墓所在的夷陵,并任意掘墓,肆意盗挖墓中宝物和重器。白起挖掘楚人先祖的陵墓,不仅是侮辱楚人,更是要灭绝其文化。屈原因此写了《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公元前年,即秦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宫廷大宴,宴会上,仆射周青臣面腴秦始皇,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腴词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丞相李斯马上表示不同意淳于越的观点反驳说:三代之争,何可法也。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统一可能遭到破坏。为了别黑白而定一尊,树立君权的绝对权威,他向秦始皇提出焚毁古书的建议:除《秦纪》与医药、卜筮、农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三十日后不交的,处以鲸刑并罚苦役四年;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宴会后的第二天,即开始焚烧大量的古典文献,30天后诸子百家的书籍就灰飞烟灭。

为什么秦始皇要焚书?因为这些诸子百家的书籍凝结着不同学派对治国安邦的思考,是对世道人心的引导,是人类文明的思想文化结晶。

秦始皇错误地认为,只有焚书,才能统一思想,才能巩固政权。实际上,不仅是提出这个建议的李斯,还是秦始皇本人,都始料不及的是,因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反而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大规模的焚书事件在历史上并不是孤案。面对书籍——这种比帝国强权还要强大的力量,秦始皇选择了焚书坑儒。在欧洲的黑暗时代,教皇格雷戈里一世以知识服从信仰为由,也曾下令焚烧了藏书丰富的古罗马图书馆。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也发生过一件毁灭书籍文化的事件,那就是日本侵略军轰炸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

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陆战队突袭上海闸北,国民党第19军奋起反击,淞沪抗战爆发。几小时后,也就是1月29日凌晨,日军出动6架战机轰炸闸北。日机的轰炸目标不是军事设施,而是位于宝山路号的商务印书馆及其所属的东方图书馆。六枚燃烧弹准确落入了商务印书馆总厂,四座印刷厂、办公楼、仓库、水塔、职工疗病房、尚公小学等当天下午就成为一片废墟。马路对面的东方图书馆,也受到了爆炸的波及,但是还没有被彻底损毁。2月1日,日本浪人趁着混乱冲进东方图书馆,纵火焚毁了这座藏有46万册珍贵图书的殿堂。顿时,这座有着“亚洲第一图书馆”美誉的大楼化为乌有,片纸不留。

年,东方图书馆藏书已由年的10万册增至46万册,包括宋、元、明、清版本、抄本和稿本等珍本善本,还藏有比较齐全的地方志和中外杂志报纸等。而此时北平图书馆的藏书只有40万册。

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张元济,当时已经65岁,苦心经营图书事业30多年。图书馆焚烧时的纸灰刮到了他的家中,他对家人说:“工厂机器设备都可重修,唯独我数十年辛勤收集所得的几十万册书籍,今日毁于敌人炮火,是无从复得,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

为什么日本人如此仇恨商务印书馆,非要在战争一开始就将其置之于死地?因为商务印书馆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镇。商务印书馆出版物占全国同期出版物总量的50%,中小学教科书的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商务印书馆不仅出版物销量巨大,而且一直在努力传播先进的思想,从事着民族开化启蒙的大业。

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以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有学者指出,“自咸丰年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坏之后,这是最令人痛惜的一次文明惨剧了。”

以上三个不同时期毁灭文化的惨剧,充分说明了书籍在文化建设和传承上的意义。书籍对于一个民族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对于塑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纸张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通过甲骨、钟鼎、简牍、丝帛等,记录下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晶,为我们了解并研究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所以,我们才能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二、数字化和数字化生存

何谓数字化?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0和1),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我们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就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它集中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化技术等。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

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按照他的解释,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在20世纪90年代,如果说我们以后将会生存在一个虚拟的时空中,可能大家还不太理解,但今天,我们会越来越感觉到无论工作、学习、生活,已完全离不开数字化了,如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手机支付、







































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ly/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