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维杭倘徉在不一样的金字塔之间中美洲
年仲春,我们全家一起游历了中美洲三国,也即墨西哥、伯利兹和危地马拉,开启一趟神秘的玛雅文明之旅,一路扑面而来的几乎每时每刻都是陌生而新奇的场景,都是新颖奇幻甚至深奥莫测的画面,令人震惊叹为观止。 先搭机从旧金山转休士顿晚间航班飞到墨西哥城,第二天上午参观市区,浏览了老市区的宪政广场、大主教堂、国家宫等周围建筑,深为那雄伟博大气势磅礴的场面和历史感所震撼;下午又搭乘公交车行驶在林荫遮盖的改革大道上,眼神牢牢地被新区的现代化建筑及街心座座或风姿绰约或庄严肃穆的雕像所吸引。汽车行驶至墨西哥城最大的绿地区查普特佩克森林公园(Chapultepec)一带,看到一簇簇悦目赏心的紫色花树,迎接我们步向风格简约庄重的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MexicoNationalMuseumofAnthropology)。这座据称在墨西哥城多个景点排名第一的博物馆,是拉丁美洲最大最著名的人类学专门性博物馆,其建筑融印第安民族传统风格与现代艺术为一体,基本结构宛似一个硕大的长方形四合院。博物馆门口是一座用整块大石雕成的“雨神”,进门院内见到一根图腾大铜柱,柱上有一个巨大蘑菇顶盖,自上而下循环向四周喷洒清水,恰如“雨泉”倾盆。博物馆内的收藏和展品凸显了博大精深的印第安人文明遗存,展出的人类学、墨西哥文化起源以及欧洲人来此之前墨西哥各族居民文化和生活的实物,系统介绍德奥蒂化坎、托尔特卡、墨西卡、瓦哈卡、墨西哥湾、玛雅、北部和西部8种墨西哥印第安文化,堪称0年来古印第安各族人民文化遗产的缩影。该博物馆门票仅收64墨西哥披索(不到4美元),实在是价廉物美的去处。据悉,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当年访问墨西哥时,也曾特地参观了这家博物馆。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MexicoNationalMuseumofAnthropology) 查普特佩克森林公园(Chapultepec) 走近玛雅文明 我特别留意了该馆的玛雅展厅,依据中美洲历史大事记,玛雅文明排在奥尔梅克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之间。玛雅人(Mayapeoples)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公元前约年就已定居今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伯利兹以及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部分地区,约有万人,系蒙古人种美洲支。现已考古发现的数千处古代玛雅遗址,大多数都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岛和伯利兹和危地马拉三处。当16世纪西班牙人踏上这片大陆时,曾一度创造这些辉煌奇迹的力量却已然消遁了。自然,还有更多的玛雅遗址可能被埋藏在该地区茂密的热带森林之下。这一点在我们随后的旅行途中所见不虚。 玛雅文明的起源和消失在人类史上都是谜。带有神秘色彩的玛雅人起源于何地,迄今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有说是来自某个国家的移民,或说是“失落的部族”后裔,甚至说是外星人的后代;凡此种种都成为考古历史上的谜团。至于玛雅文明的消亡,各种解释包括外族入侵、内战、饥饿、贸易路线被切断,甚至是被严重的气候变化即数十年干旱所摧毁,等等。曾经辉煌的玛雅古代文明为什么忽然消失?创造了这个伟大文明的玛雅人的子孙为什么却陷入落后的状态?这是许多科学家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试图揭开的奥秘,他们一批又一批沿着古昔玛雅人的踪迹,穿过莽莽山林,深入到蒂卡尔、科潘等这些当年的古城址考察,试图揭开这些历尽沧桑的谜底。 绚丽多彩的玛雅文化,曾与中国、埃及、印度和希腊的古代文明相辉映。玛雅人发明的20进位法数学体系,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成就”;他们的太阳历比欧洲人稍后使用的凯撒历要正确得多;他们建造过多座城市和众多巍峨的金字塔以及寺院,采用拱形建筑术(梯形金字塔、宫殿、拱门等)。 玛雅馆和阿兹特克馆是博物馆一楼最为重要的两个展厅,展品集中凸显了这两大印第安文明的精粹,如彩绘人像锅、彩绘陶锅、美洲虎翁、玉米神像香炉、笑面人像、人面纹香炉、雨神像瓮等大量藏品,无一不是玛雅文明遗留下来的珍品;而重达24吨的太阳石,则象征了阿兹特克的昔日辉煌。 倘佯于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的玛雅馆,目睹那些精雕细刻造型丰富的石碑石雕,形式多样结构复杂的各种神殿,盛名远播的库库尔岗石像、绚丽多彩的波南巴克壁画以及各种尺寸、形状的陶俑、陶器,按照实体大小复原的帕兰凯王墓,其中墓盖深雕的精美,翡翠面具及饰物的豪华,令人难以相信古代玛雅人的高度发达文明与各种工艺水准之精湛。 造访墨西哥郊区金字塔群 实地寻访玛雅文明古迹之前,我们在参观人类学博物馆的次日先领略了一处几乎与玛雅文明同时存在的古迹地SanJuanTeotihuacan(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在印第安人纳瓦特语中是“创造太阳和月亮神的地方”,意为“众神之城”)。当天搭乘出租车到墨西哥城北的长途汽车站,购买47披索票价的车票坐大巴班车行驶约1小时,抵达距离墨西哥城约50公里的北郊这一考古保护区,便是曾经起始于公元前年、据悉在公元年时消亡的古代印地安文明遗址。一进园区门,顿觉面积甚广,空旷开阔。据资料介绍,整个特奥蒂瓦坎遗迹占地36平方公里(又称周遭面积共约83平方公里),以南北向长约数公里的“亡灵大道”(纳瓦特语:Micaohtli)为主轴,分布了三座硕大的金字塔,分别是大道最北端的月亮金字塔,中段东侧的太阳金字塔,和与太阳金字塔遥遥相对的羽蛇神金字塔。我们先走向离园区门最近的羽蛇神金字塔,塔前还有工人在发掘其它古建筑遗址,看上去像是古代人群居的村落。与来自欧洲、亚洲、美国的各国游客一样,我们攀登这座在三大金字塔中最小却似乎最俊俏的一座金字塔,绝对是愉悦和惊诧的经历。那层层阶梯皆由一块块巨石叠建而成,难以想象当年的特奥蒂瓦坎人如何建成如此庞大的建筑。登临塔顶眺望四周极其渺远,远处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以及其它古建筑群落分布在侧,气象非凡。又折到塔后,发觉还紧紧挨着一座类似庙宇的建筑,石块铺成的墙体上镶嵌着的海螺贝壳以及各种雕塑、彩绘依稀可见。想见这金字塔群落原是古代人祭祀的圣殿,与埃及金字塔为墓葬的功能不同。待到要下塔时,才惊觉如此陡峭的阶梯(大约是70度吧)难以正常迈步下行,只好小心翼翼地扶着一道道阶梯拾级而下,颇有些步步惊心的感觉。 继而在园区漫步,所见或是荒芜的原野,数米高甚至几丈高的巨型仙人掌遍布坡道与沙丛;或是初露雏形的古建筑群落,这些待发掘待整理的古文明遗址散落各个角落,是何等令人震撼的古文明丰富遗产啊!又到园区内的博物馆参观,临时温习了一番特奥蒂瓦坎群落来龙去脉的历史,馆内图像、实物与模型布置还原出古遗址当年的景象,这个古代特奥蒂瓦坎人建成的中美洲地区最独特的建筑群希乌达德拉(Ciudadela),据称在公元年-年间已有8万0人口,俨然是发达的一方大城,其中的主建筑羽蛇神金字塔,与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共同构成了城市的仪式中心,堪为特奥蒂瓦坎全盛时期的象征。后来看到的资料称,特奥蒂瓦坎是世界上游客到访率为第二的考古遗址,遗址的博大亘古和三大金字塔的壮丽雄伟吸引了纷至沓来慕名而至的各国游客。 当我们接近太阳金字塔时,愈发感觉到这座古建筑的气势恢弘,这是特奥蒂瓦坎遗址中体积最大也是最高的金字塔,共有层阶梯,凭借约万吨的巨石堆砌而成,在陡峭中益显巍峨雄壮。有资料称该金字塔的体积规模在全世界排名第三,象征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太阳金字塔始建于公元一世纪,即使在今天借助发达的机械设备来搭建也是一项浩繁复杂的工程。一千年以后,美洲更新一代的文明缔造者阿兹特克人,也充满崇敬地将特奥蒂瓦坎当成了朝拜与祭祀太阳神最重要的场所。 接下来又转到“亡灵大道”,向北端的月亮金字塔走去。这条大道宽约40-50米,漫步其上仿佛在空旷的大广场,大道两旁分布了12个祭台,据说代表了特奥蒂瓦坎历法里一年12+1个周期。旅游资料还介绍道,当地每年3月会举行热气球节活动迎接春分,游客坐上巨型热气球的吊篮,漂浮在空中俯瞰整个古迹遗址,可以看清楚三大金字塔和其它遗址在“亡灵大道”两端的排列宛似极有规律的构造图。据考古学家研究,构成特奥蒂瓦坎这些古建筑的不仅包含建筑学,还有复杂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从空中俯瞰,特奥蒂瓦坎遗址不仅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布局,甚至类似于当代科技的电脑电路板,三大金字塔就像三块处理器芯片。研究人员还发现这里和距离英里之外的埃及金字塔存在大量相似之处。埃及吉萨胡夫大金字塔和特奥蒂瓦坎太阳金字塔的基座周长都是英尺,太阳金字塔正好是吉萨金字塔的一半高,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和羽蛇神金字塔的位置都与猎户座腰带对应,而埃及吉萨的三座金字塔也是如此,这样的“巧合”该如何解释呢?难怪一千年以后,美洲新文明缔造者阿兹特克人将特奥蒂瓦坎当成了朝拜与祭祀太阳神最重要的场所,他们相信只有神才能建造如此规模的城市,特奥蒂瓦坎就是众神缔造的传奇之城。 离开太阳金字塔,再走近“亡灵大道”尽头的月亮金字塔,看到熙熙攘攘的来往游客,令人不免感叹古迹遗址的魅力。面对这座已然荒芜却又蕴藉了无限生机的古城,无论是登临高高的金字塔还是漫步于那些衰败散落的废墟之间,似乎都会心生怀古尊崇的情绪,更产生对种种奇异景象和那几乎无处不在的神奇力量的叩问与叹服!地球文明的历史,正是由不同民族的先辈创造谱写的华章,冥冥之中仿佛又有上苍超能的力量在主宰。 穿越伯利兹 经过在墨西哥短短几天的中美洲人类发展史的访古之旅启蒙,我们于造访特奥蒂瓦坎的次日上午搭机从墨西哥城飞往东北部海港小城切图玛尔(Chetumal),就在那袖珍型的机场接洽租车事宜,耗时一个多小时,一辆银灰色大众高尔夫汽车,就是我们未来六天的座驾了(租金美元)。出机场在路边加油站加满汽油,随即便驶往几公里外的墨西哥-伯利兹(Belize)交界处,边境左侧那座小小的平房前竖着卡通画的欢迎牌,显然就是伯利兹海关了。停车在公路右侧,先进海关排队去办通关手续,入关的人还不少,前面一对老夫妇是加拿大来的,据告知他们每年要在伯利兹待上半年,想必是喜欢此处的气候、环境或其它吧。等候半个多小时办完通关手续,又遵照海关官员吩咐,驾车折回来路一头的小屋前,说是需消毒洗车,交了5美元,那位百无聊赖的办事员到室外拿起一个带软管的喷枪对着我们的车头和轮子等部位扫了几下,就算消毒完事了。再折回海关前方路口,左边是公路,右侧前方的一栋小楼是税务部门,我们从墨西哥租来的车还需要购买伯利兹境内的保险。屋内只有一位中年办事员,等前面的旅客办好手续,轮到我们也就几分钟的时间,收费也廉宜,仅10美元。随即就驾车驶上了去往伯利兹腹地的公路。 伯利兹是中美洲唯一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系英联邦成员,其货币伯利兹元直接与美元挂钩,两个伯利兹元等于一美元,通用美元,这都给我们后面几天的旅行带来很大方便。 看了从海关索取的伯利兹地图,这个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的小国,基本只有一条公路由北往南且折向西,一路向前驶去,心旷神怡,感觉这租车跨国自驾游的主意绝对太好了。沿途所见都是原野、树林、牧场,大片大片的原生态环境从车窗外掠过,道路两旁触目皆是椰子树、甘蔗林和其它热带植物,也有零零星星的牛马羊群闲散地踯躅在草坪上。沿途看到的村民以黑人或者混血人种居多,路过村庄、小镇、学校,所见几乎都是一层的平房,公路上也必提前50米米竖起了“BUMP”(路障、拦路阶石)的标牌,行车便需减速乃至暂停,缓缓地驶过隆起的路面。不过公路上极少见到指路牌和里程碑,一路越过无数Bump(拦路阶石),高低不等,有时候没有预先警告的标牌,车子未减速就蹦上去,颠得要命。后半段驾驶已经天黑,又多坡道弯道,只好时而开大灯前行,也难免被拦路阶石振荡。 大约在夜间黑幕中驾驶三小时左右,抵达了伯利兹西部临近危地马拉边境的Sanlgnacio(圣伊格纳西奥)小城,这是个旅游集散地,寻访玛雅遗址的游客几乎都会把这儿当作一个落脚点。先到中心地带找到停车场,再步行在那呈多边形散发的几个街区,寻觅打尖的餐馆。说是城市,但规模仅相当于中国一个小乡镇,中餐馆及当地华人开的超市、杂货店不少,也有多家旅行社,经营当地和周边玛雅文化古迹旅游为主。 看到一家中文字号的海鲜店,进店堂灯光昏暗,不少当地人在喝啤酒,老板娘是位华人,但菜单上的菜品和图片一看就是忽悠老外的变种中式菜,吊不起胃口。走到另外一条街,看到一家酒吧门面沿街摆放了数张桌子,坐着几拨喝啤酒的欧美客人,在轻柔的音乐和朦胧的灯光下极其闲散惬意,这是家美洲印度风味餐馆酒吧,进去找店主要来菜单,试点了牛肉蔬菜汤、整条的铁板煎鱼、鸡腿加沙拉、炸洋葱圈等,在后门楼梯口的小桌上透着些许威风,享受了到伯利兹后的第一顿美味。计价55当地比索,相当于一半美元;给30美元,另外再给点小费,不算贵。 晚餐后已经10点,到另一处街口华人开的TaishanMarket小超市(便利店)买大瓶装水和糕点。与老板老板娘聊起知悉,他们夫妇俩从中国广东台山到伯利兹已经30多年,当地的中国移民大致有人左右,大多在镇上从事贸易、餐馆业,超市里的货品从食品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来自美国和墨西哥,因为伯利兹很少工业和加工企业,当地人习惯消费使用并且极其倚赖这两个国家的产品。 驾车离开小镇已是深夜11时左右,沿着漆黑的公路驾驶数分钟,隐约见到WindyHillResort的指示牌,就是我们预定歇息的度假村了。顺着坑坑洼洼的小路拐进一排平房前,依旧是一派漆黑,这个接待场所的工作人员早已下班,几分钟后悄然来了一位背枪的保安,问明我们是预定的旅客,便徒步引路往里边深处的坡道,车子穿过林间小路,片刻就到一小屋旁,入住房间虽然简陋但也干净,设备齐全。次日上午起床推门,触目但见热带作物遍布周围,椰子树棕榈芭蕉及各种花卉漫坡遍野盛开,十多个度假小屋散布其间,另外有游泳池健身房及茅草屋顶的餐厅酒吧,是一处环境很好的渡假村,只是小路在日光下更见坑坑洼洼,也是穷得没钱修缮? 探寻玛雅文明遗迹 Sanlgnacio小城距离危地马拉(Guatemala)边境仅约15分钟车程,周围也有些古迹和热带景观。当天上午先去造访附近一处森林野营地,山中见到未开发的多处玛雅古迹,静静地躺在那儿。这里一处私人经营的蝴蝶园很特别,几十种蝴蝶放养在一个大蓬顶下花树丛中,别成一种特异的景观。下午,再去几公里外的著名玛雅古迹——苏南图里奇(Xunantunich),与公路隔着一条河(MopanRiver),一个小小的渡口,也就40-50米左右宽的河流,等载着旅客和汽车、马匹的摆渡驳轮从对面靠近,下客之后,我们的汽车也缓缓驶上甲板。两位当地土著汉子用手转动绞盘推动轮渡到对岸,也就两三分钟的光景,但见河水清澈礁石耸立,两岸风景胜似画,恍若仙境。有当地居民大人小孩都在河里游泳嘻戏,远离尘埃,无忧无虑。到对岸后,汽车沿着丛林间的山坡前行不到两公里,就到了古迹前的停车场。参观遗址的门票不到10美元,进去先在左侧的小博物馆浏览,再往山坡上跨过多级石阶,赫然见到开阔的广场与耸立的平顶金字塔,以及像古村落般的建筑,形状与色彩和我们在墨西哥见过的特奥蒂瓦坎一般古朴而有质感,黑色的巨石块堆砌成的金字塔分成上下几部分,有凹凸不一的各种雕刻点缀其间,或者形象丰满,或者斑驳一片,或者沾满青苔,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伯利兹的玛雅遗迹大多分布在西部茂密热带雨林覆盖的丘陵地带MayaMountain。掩藏在原始丛林间的苏南图里奇玛雅遗迹虽然不是伯利兹最大的玛雅遗址,但修建于公元前年左右的这处古迹,曾是当年重要的皇家祭奠仪式举行地,包括中央宫殿卡斯蒂略(ElCastillo)在内的所有寺庙、宫殿等建筑都形态生动鲜明,于晦暗的石块间绽放出神秘的色彩,尤以其主建筑一侧立体的石雕浮雕在众多玛雅遗迹中出类拔萃。伯利兹和中美洲一代迄今发现的几百座玛雅金字塔种类繁多,阶梯型、平台型,各具风采气象,并且每每在金字塔结构上搭建宫殿、庙宇或者其它祭祀的场所,因此造型、用途上都繁复多样,各有擅场。这一片金字塔群落无疑极具代表性,环境优美,置于丛林间相对平坦舒展的原野,建筑大小错落种类各异,结构奇妙,布局廓大,端的是当年玛雅族的一方宝地。 据当地人告知,其时(4月底)正是伯利兹的“夏季”,一年里最热的季节,到了6月雨季后反而会凉爽多。酷热难耐之下我们先到一侧的凉亭歇息,见到两名荷枪实弹的士兵也在那儿歇息,枪与子弹袋都摊开在大木桌上。想起前一天开车路上也遇到过两次军人设卡截停盘查,后来问知是查毒品。又据称伯利兹和邻国危地马拉关系紧张,后者始终把前者视为自己的领土,但伯利兹在英联邦的旗号下亲近英国和美国。资料显示,年英国的哈里王子代表女王造访伯利兹,还到过苏南图尼奇玛雅遗址参观,并观看了当地民众的传统歌舞表演。可以想见那一刻这片古迹遗址是何等的生气勃勃,土著原住民用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基于远古历史的自豪欢迎来自远方的王室成员。 我们攀登了这个遗址群落中的主殿金字塔,塔的一侧已经支架起木板阶梯,坡度较缓,攀爬起来也不太费力。尽管这塔远没有特奥蒂瓦坎的太阳金字塔高,但在塔顶极目远眺,也把Sanlgnacio(圣伊格纳西奥)市郊山坡风物尽收眼底,郁郁葱葱的原始雨林风光赏心悦目,不能不感慨几千年前的玛雅人何以会有超群的勇毅和智慧,搭建起如此令人迄今仍叹为观止的城堡般的神殿金字塔?! 那两个士兵也尾随着我们登上了塔顶,他们或许已经不知登了多少遍这儿的金字塔,但看他们快乐的神情、喜悦的肢体动作,应该是多么喜欢自己的家园、悠久的历史。问及哪一边是危地马拉的国土,他们指向一侧,风光与伯利兹这边无异,也看不到明显的区隔,毕竟都是同样的热带雨林环境,一样的原生态,蓝天白云绿森林。那是我们计划中次日要造访的天地。 整个园区不大,草坪、丛林、小丘、缓坡几乎无缝衔接,各种古建筑错落有致,相比墨西哥的特奥蒂瓦坎,益显精致灵性。在凉亭的一侧还有两端斜坡相对的区域,保留相当完整,正是我们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玛雅文明馆里见识到的远古玛雅人玩耍的球场。比现代篮球场大,又小于现代足球场,据说当时球赛不单单是竞技游戏,更具有祭祀意义。球员既不能用手触碰球,也不能用脚踢球,而主要用胯部、膝盖等触碰那种用当地橡胶制成的实心球,球的直径约25-30CM,重约4-6斤。在球场石壁上镶有石环,也就是须得让球穿过石环为进球。比赛结束后,依据赛前占卦的结果,胜方的队长要被斩首血祭,抑或胜负双方的队长都要被当众砍下头颅,以慰神明。这等以残忍彰显荣耀的游戏不知持续了多少年,但看一旁金字塔神殿壁上镶嵌着排排人像骷髅雕刻,就是当年被血祭的球员队长的石像,诡异中依然透出抹不掉的残忍与恐怖。 离开这块充满远古人类智慧又参杂着杀戮血腥的玛雅遗迹,再次站在渡口看到画一般的风景和更多小孩在水里嘻戏的景象时,我仿佛觉得岁月既如河流哗哗般匆匆逝去,却也如这丛林以及被丛林掩藏的巨石块堆砌而成的古金字塔群落般凝固,提醒当代的人们:这就是历史,就是生活。 返回居住的度假村,先去游泳池活动一下,清凉爽快了很多,便又驾车去镇里,在晚餐前把翌日旅游的项目定了。一条街上挂了好几块旅行社的招牌,多以周围的玛雅古迹和胜景为招徕。我们的目标是到危地马拉境内蒂卡尔(TIKAL)的玛雅遗迹一游,比较了三家的报价与服务,选定了一家名为pacztours的旅行社,光头的中年老板是位健谈的英国人,早年来伯利兹一直从事旅游业;据他介绍,几年前比尔盖兹一家来这儿度假,也是找他们安排行程的。当即订了一日游,每人美元,旅游完毕后再付账。 次日清晨,我们在度假村前等来了一辆十来座的厢型车,车上已经坐了两拨团友,一对来自美国纽约的夫妇带两男一女三个小孩,另外一对年轻情侣来自德克萨斯州,女的是美国白人,男的持韩国护照。胖墩墩的司机兼导游驾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伯利兹-危地马拉边境,收缴各位游客的护照过关,通关的手续费都计在旅游收费中,几分钟就到了另一个国度,再换乘一辆当地旅行社的面包车,由当地司机驾驶,我们的导游就坐在副驾驶位置。一路前行,路况与风光与伯利兹差不多,大约行驶半个多小时后,看到路旁的湖泊极其漂亮令人眼睛一亮,司机特地绕行一条沿着湖畔、村庄的小路让我们近距离看看风景,只见湖边搭架起几个简陋的凉棚,有几位当地少妇少女正双脚浸泡在水中洗涤衣服。导游告知说,本地周围有八九个湖泊,附近村民多以洗衣为生。 接近蒂卡尔古迹保护区的约十来公里森林大道,绿阴遮天扑面清爽,沿途不断有注意各种动物的警示牌,让我想起三年前开车进入美国华盛顿州雷尼尔雪山国家公园的路,近乎原始环境的景象竟是如此似曾相识。 进入蒂卡尔古迹保护区,下车后跟随导游顺着小路步行,沿途大树参天,间有类似小村落的遗迹静静地卧在一旁,大约徒步20余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大片的绿色草坪周围散布着巍峨的金字塔以及古建筑群,形状类似前一天在伯利兹苏南图里奇(Xunantunich)玛雅遗迹看到的,古朴苍凉;不过因为游人甚多,宛若市声喧哗,仿佛感觉到多了些许生气。在树荫下稍息片刻后,我们就先后攀登了两座金字塔,塔间所见环绕分布一些古人的居所,冬暖夏凉的洞穴,令人感慨。伴随着各国游客的身影声音,在金字塔的台阶或者平顶上眺望四周的风景,仿佛依然是那么神秘那么深不可测。遥望周围残垣断壁的古迹,都掩藏在深山老林里,考古记载公元年间当地居住约15万玛雅人。导游说,巧克力就是玛雅人发明创造的,当时就有多种口味,从当地一种树中提炼,这说法真是闻所未闻,现代人的一些享受都得益于先人啊。 蒂卡尔被誉为“玛雅文化的心脏地带”,是玛雅文明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廓遗址之一,也是危地马拉最著名的旅游资源。此地森林繁茂覆盖,草地绿茵葱茏,鸟类众多,各种动物出没。我们亲眼目睹一群孩童在草坡上围观一只类似狸猫的奇特动物,而这“狸猫”似也早于习惯于这等被围观的阵仗,悠哉游哉地慢慢踱步,在众人手机相机的飒飒声中渐渐隐入林间坡地。 蒂卡尔的多座金字塔不全是平顶建筑,掩映在热带雨林之中,沧桑无限,气象万千。这些金字塔如今按编号分列各处,最高的有70米,1、2、3号都开放供游人观赏乃至攀登,其余一些还未完全开发或者正在开发之中,远远路过时由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望见那隐隐显露头顶或者轮廓的金字塔,透露出远古文明的信号与轨迹,等待着考古工作者去发掘去整理。 当天下午返回伯利兹,在度假村稍事休息、游泳后,于8时许驱车到镇上,先去旅行社交了当天游蒂卡尔的旅费(每人美元),再询问当地人找到一家伯利兹餐厅用晚餐,也就是美洲风味餐,炖牛肉、煎鱼和肉末奶酪包薄饼。 次日(4/29)全天驾车公里,日夜兼程,从伯利兹到墨西哥东部Tulun(图伦),合共13小时,途中在伯利兹首都贝尔莫潘(Belmopan)及海滨城市伯利兹城稍停留,逛了贝尔莫潘的跳蚤市场,吃了新鲜的西瓜,饮了现开膛的椰子汁。首都仅人口,但郊区进城公路比别处宽整。夜宿Tulun一处民居式驿站MayaPax,房间是家庭式,宽敞且有厨房炊具,较为方便。翌日(4/30)去附近超市买了点米、蛋、番茄、黄瓜、花生酱等,回住处煮粥吃。下午去周边海滨歇息,躺在沙滩椅上沐浴海风,眺望海景和各式人等游客自在的风情,也是旅游的享受享乐。晚餐在市区一店家定了外卖带回住宿地,餐后在驿站小园林内的游泳池畅游,洗尽一身疲惫。 再一日(5月1日)全天游程效率很高,早上九点前驾车不到十公里,到Tulum当地一处天然形成的“天坑”游泳,洞穴类似中国浙江金华双龙洞,但更开阔明亮,水至清,小鱼、大乌龟游弋,触手可抓,妙趣横生。 十一时许返驻地午餐,整理行李装车。一千比索一夜的mayapax,也不算很贵,经营者据知是一对意大利人,或许是由游客喜欢留在当地而转为投资客。 下午去Tulum(图伦)古迹保护区,约13至15世纪玛雅人的群居地,傍海,环境、风光极佳,仿佛是最符合现代人观光情趣、最具漂亮海滨景致的古迹吧,参观的各国游客和本地人不少。 图伦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三处著名的玛雅文化遗址之一(另外两处分别是ChichenItza:奇琴伊察、COBA:科巴),也是唯一建立在海边的玛雅遗址,规模虽然据称比另外两处要小,因为傍海的缘故,看上去也极其开阔,而景色尤其漂亮。如果不是那些也很有气势的断垣残壁的遗址衬托,纯粹作为海滨度假村也是很有规模的。图伦纵然没有其它遗址所有的高耸的金字塔,纵然这里可能是相对最年轻的玛雅文化遗迹(建于公元13-15世纪,距今仅数百年光景),却因为有湛蓝色的加勒比海的波涛为伴,这样积聚了历史风尘的废墟之美堪为风景最靓丽也最具现代化景观的玛雅遗址。 从入园口的步道向海滨的遗址古建筑群落走去,沿途不断看到不少巨型的青草绿的蜥蜴,或爬行于草地或攀援于树根,憨态十足,吸引游客纷纷驻足观赏。到了遗址园区内,更是随处可见这些可爱的蜥蜴,依附在不同景观的树下坡上,爬行穿梭,姿态各异,成为这古老遗址中的生动鲜活的景致。 据悉图伦曾经是玛雅时代的港口城市,玛雅遗迹屹立于湛蓝色的加勒比海边的科兹美岛,一边是紧邻加勒比海的悬崖峭壁,而遗址内的城廓则分布于绿地丛中,几十座古朴的石头建筑,静静地安卧在绿茵覆盖的小坡之上。神殿、城堡似的楼宇、村落以及空留十几根石头柱子的遗址散布各处,成为游人争相攀爬、眺望、摄影的景点,尤以紧挨着海滨悬崖上的卡斯蒂略神殿遗迹最为壮观,神殿本身不足十米,近海一侧筑有带平台和观景台的围墙,凭海远眺勾勒出宽广的视野,吸引最多游客悠游留影,仿佛定格于超越时空的茫茫大海与玛雅文明之间。 在这个颇具观赏性的玛雅古城区域盘桓近三小时,依依不舍到了离开的时刻。又连续驱车三小时跑了公里,回到六天前租车的海港城市恰图玛尔(Chetumai),入住canpitalplazahotel,稍稍休息后散步一里地就走到海滨,相当热闹而闲适,风物宜人。选一海滨路边餐馆晚餐,海鲜汤、奶油焗鱼、煎大虾,配薯片,各种调料汁及米饭,冰镇果汁朗姆酒及特制米与肉桂汁各一杯,确乎是此行品尝到的味道最好的餐点了。这个15万人口的海滨小城,干净、美观,玛雅文明痕迹散布,我们下榻的酒店对面就是玛雅文明博物馆,朱红色的色彩和奇特的造型呼应远古文明的信号,似乎要给我们这次玛雅文明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简介: 阙维杭,浙江杭州人,旅美作家,资深报人,笔名沙蒙、远航等。曾在中国大陆参与创办、主编多家报刊。历任《浙江教育报》副主编、《江南游报》编辑部主任、美国《侨报》主编兼主笔,现为美国纽约商务新闻社总编辑,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在海内外十余种报刊发表随笔、纪实文学、散文、游记等上百万字,并得过相关媒体、文学奖项。 更多精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ly/1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令人难以置信的十大水下发现
- 下一篇文章: 2016年1月18日星期一三分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