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的ldquo食土rdquo
大家好啊,这里是既不专业也无乐趣作者还特别任性的鱼标本频道。 今年的盛夏,老天似乎脾气比往年更倔强些。尚不到暑伏,天气早已骄热苦闷的很了。我躲在室内吹着空调,一边看视频,一边在公号后台跟没事找事的人开卷。 近来比较痴迷潮汕英歌舞的视频。但见成群的老爷们儿双手持棒排列齐整,在一名舞蛇人哨子的引领下,雄浑粗犷的舞姿,苍劲有力的步伐,动作大开大合,喊声振聋发聩。舞者,身穿传统服装扮各路英雄好汉,足上蹬着阿迪耐克步履轻盈灵动洒脱…我个人是非常喜欢传统民族文化的,例如我时常在家听一听道教和佛教的音乐或是诵经。也喜欢看东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等集体舞。如此,潮汕英歌舞,正对我胃口。持着手机,与多年相识的潮汕鱼友联络:老弟,明年英歌舞什么时候开始啊?给我报个名,我跟你一起去排练怎么样?朋友回复:哥,你这岁数还蹦的起来吗?过来请你饮功夫茶啦… 参与不了这么激情的集体舞,我也只好老老实实继续写写鱼了。这次,我们就来聊一聊中美洲的“食土”鲷吧。 “食土”鲷,并非真的吃土。而是指这一类型具有挖掘泥沙搜寻沙土下面食物特性丽鱼的昵称。是进入我们市场后被赋予了相当形象的一种写意称谓的丽鱼族群。 对于“食土”鲷,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很多鱼友或许能一口气说出一大串儿“食土”鲷的名字。例如三十年前就已知名度很高的牛头,掀起过短暂流行的和尚,最初天价引进后因海量繁殖而迅速跌落神坛的思维尼关刀,还有近些年颇受市场宠爱的月亮宝石与藩王。这些来自南美的“食土”鲷,因有趣的摄食行为和绚丽中带有几分素雅的体色,再加上温良性格,俘获了不少爱好者的芳心。 “食土”其实并非南美慈鲷特权,非洲也是有着不少具有“食土”特性的丽鱼。我们所熟知的坦湖“底栖”家族,不少成员就是非常标准的“食土”鲷。马拉维湖A属孔雀,由于其在野外具有利用头部感应器管来搜寻砂子下面食物,继而同样会挖沙索食的特性,大抵也可以算作半个“食土”鲷。 那,除了南美洲和非洲的“食土”鲷,还有哪些也具有“食土”特性的丽鱼呢?还真是蛮多的。这次,咱们就一起聊个来自中美洲,大家或许不是那么熟悉的“食土”家族——中美洲的“彩豹”。聊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认识下它们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头彩豹 高头彩豹的名字本意指的是高原,放在它身上就是指那个隆起的额头了。这是来自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流速较慢水域中的一种中美洲“食土”。野外,他们很喜欢在安静的水下沿着泥泞的底质层做“长途旅行”。大部分时间都能观察到这些鱼低着头不停咀嚼“砂子”。 这个鱼在我们市场上可见度还是非常低的,这次美单可以预定,却也伴随了一个“吓的我一蹦多高因此自认为完全可以去跳舞”的价格。国外有爱好者写了篇很好的饲养分享文章。他建议一次性多引进些,至少达到6条以上。尽管群体生活会引起争吵,但若这个鱼感到孤独或群体太小没有太多分散精力的渠道,那么这鱼可能会变的比较好斗。这简直就是就是巴拿马的虎皮鱼…对水质可能会比较敏感,需要您多予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ls/9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洋中的爱与性下
- 下一篇文章: 以ldquo心rdquo迎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