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中,我们迎来年,面对中药材市场波诡云谲的风云变化,笔者把个人对中药材市场及种植生产方面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抛砖引玉的同时,也期望对中药材同仁的经营、种植生产有所裨益。

一、思考篇

年以来,中药材产业进入更新迭代的发展时期,这十年中,信息化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题,市场信息一点即通,市场上任何的风吹草动可在小时内传递到全国任何一个角落,传统的中药材经营模式——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模式被颠覆,中药材经营变得越来越难,中间的利润回报越来越低;也是在这十年中,国家对中药材的质量监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版药典即将付诸实施,更加严苛的标准将对整个中药材市场乃至中药材的全产业链进行无情的洗牌,从社会发展的潮流看,源远流长的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追捧和青睐,市场需求不断迸发出无尽的潜力并向多元化需求扩展,例如,非医疗的康养、美容、居家以及功能性新产品的集群式开发等等。

过去的这十年中,中药材种植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状态,种植面积、种植品种、社会资本的投入量、参与人群的广度都创造了空前绝后的奇迹,在中药材种植这个大舞台上,许多药材摇身一变成为光彩熠熠的“明星”,你方唱罢我登台,如石斛、三七、重楼、玛卡、白芨、金铁锁、白芨、草乌、雪上一支蒿、紫金龙、黄精、小草乌(倒提壶)、野蚕豆等等,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善于“做眼”布局并见好就收的人,赚得盆满钵满,但更多的种植户,本着无知即无畏的精神,撞得头破血流或者倾家荡产。十年中,无数人以自身亲历的“富贵险中求”的投机哲学耗散了中药材可持续性发展的元气,从年开始,中药材种植业将进入至少3年的调整期和衰退期,全国多万亩中药材将缩减到万亩左右。

从历次的中药材大涨大跌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家种药材的身影,从云南的三七、续断、木香、秦艽、龙胆草、南板蓝、天冬、附子、草乌、金铁锁、草果到全国各产地的当归、前胡、黄芩、丹参、连翘、川芎、大黄、防风、麦冬、八角、天麻等,无不是经常性在涨跌中驻足的常客,而许多野生药材,由于资源日益减少,价格走势呈逐年上扬状态,这些品种的市场风险较小,对产地经营户来说,尽管收购数量小,但收益较为稳定,是可以倾力为之的生意托付。

二、展望篇

展望年,新药典将很快出台实施,从目前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很多品种将增加农残、重金属检测指标,一些品种的有效成分和浸出物指标将作必要调整,将对家种药材提高入市门槛,那些种植观念落后、甚至违规种植生产的产地和种植户将被市场淘汰,随着中药材质量可追溯体系的进一步建设,中药材规范化、道地化、优质化种植成为大势所趋,零散的农户种植模式,在质量无法被监控的背景下,肯定会被无情地抛弃。因此,那些拥有多年种植生产经验并具有相当规模的产地,将会获得较好的发展的机会,从市场整体需求并结合当前库存总量来看,年,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品种是天冬、当归、桔梗、秦艽、苍术、白扁豆、南板蓝,目前炙手可热的山慈菇(含冰球子),短期内有较大商机,但长远来看,风险极大;续断和云木香可以适当发展,但续断产值偏低,云木香价格有下落的风险,目前发展面积巨大的黄精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夜,需谨慎种植。已经野生驯化成功并发展种植了一定面积的品种要小心选择,金果榄已经饱和,不可种植;红芽大戟需求小,尽量不要种植;八角莲多年价格较低,市场前景不好,不可种植;岩陀需求巨大,可种植,但要选择高含量品种。马比木、青梅可以发展种植,木瓜、厚朴、黄柏、杜仲、牛大力、两面针等木本药材切不可种植。

中药材经营方面,市场需求稳定且价格会有一定幅度上涨的品种主要看好八角、岩白菜、岩陀、马比木、冰球子、茜草、紫草、草珊瑚、天冬、毛大丁、匙羹藤、乌骨藤、双参、午香草、虎掌草、滇鸡血藤、三分三、鸡血藤、小红参、百部等,进口的药材主要看好姜黄、黄藤、补骨脂。所有药材中,鸡血藤将有价格大涨的可能,蔓荆子、马钱子、莪术、黄花一支箭(奶浆根)、大红袍有价格下跌的风险。其中,重楼有跌破元的可能,白芨个子将稳定在元左右。受石斛持续走跌的影响,石仙桃、石橄榄等滋阴生津类的野生药材将会陷入行情低迷的状态;受人工工价上涨和资源减少的双重影响,灯芯草和通草、灰树花将有上涨的较大空间。余甘子逐步转暖,价格稳定在10元左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ls/10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