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场邵逸夫天文学奖获得者公开讲座在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www.pfzhiliao.com/m/ 11月5日晚,邵逸夫奖获得者、快速射电暴(FRB)发现者之一、澳洲研究委员会引力波发现卓越中心主任马修·贝尔斯受邀到之江实验室作科普讲座,解读利用快速射电暴研究宇宙的方式,推动前沿科学向大众传递。 现场,马修·贝尔斯登上演讲台,通过全新的3D演示工具,带领听者穿越虚拟宇宙,“参观”双脉冲星、“观察”奇异恒星对、“访问”正用死亡射线摧毁同伴的脉冲星,解读天文学家们如何利用快速射电暴研究宇宙中的物质等。来自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四所高校的学生互动提问,围绕宇宙中星球相遇的可能性、人类观测对宇宙的影响等命题探讨交流,在畅所欲言中碰撞思维。 杜迪湛是来自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的博士生,对探索宇宙有浓厚的兴趣。杜迪湛告诉记者,他在专业课上大多接触的是公式,而这次讲座用了动画模型,让人更直观地了解到宇宙是什么样子,包括天体的演变和宇宙的发展。“了解宇宙也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能间接或直接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了解它,发现它,不光是一种浪漫的追求,也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改变。”杜迪湛感叹道。 马修·贝尔斯于年和邓肯?洛里默、莫拉?迈克劳克林发表论文描述发现了首个快速射电暴,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广泛观测,成为研究宇宙的“探针”。今年5月30日,年度邵逸夫天文学奖被授予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快速射电暴。此次是马修·贝尔斯在中国的首场公开科普报告。科普讲座现场还专门设置了由Openverse 设计师团队与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团队共同打造的望远镜海报特展,通过瑰丽的画面设计,展示古今天文与艺术的碰撞交融。 “我们通过跨学科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能够把我们想表达的东西给表达出来。今天是马修·贝尔斯在之江实验室的第一次讲座,也是国内首次,以后每年我们都会定期举办类似的大会,让前沿科学能够融入到大众和公众之中。”OpenverseCOO邓明悦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jp/13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2020年欧洲金童奖百人候选哈兰德久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