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流杂志社特推出“奋进新征程,建功十四五”——“品牌筑牢行业引领新优势”专题报道,助推特色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发展。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呼伦贝尔拥有全国保护最好的8万平方公里草原、12万平方公里森林,有占内蒙古全区73%的地表水资源量,还有万亩耕地、3万平方公里湿地,多条河流、多个湖泊,多种植物、多种动物……全市99%以上地区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指标符合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是全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环境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年5月26日,“呼伦贝尔大草原”市域公用品牌正式启动。“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是呼伦贝尔市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围绕“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发展、农牧业增量增质发展、新兴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生态产业乘时乘势发展、传统产业创新创优发展”五大行动计划,突出“文旅和生态农牧业”,以“呼伦贝尔大草原”集体商标为基础而注册的市域公用品牌。

立足资源禀赋全面夯实农牧业品牌之基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充分发挥得天独厚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耕地保护和建设力度,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双稳双增,年至今,连续9年保持在亿斤以上,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3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粮食总产量.1亿斤,同比增长11.8%,年度增量、总量分列全区第一、第二。6个旗获评全国产粮大县称号。

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优化牛羊畜种畜群结构,深入实施奶业振兴,生态牧业量稳质升。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岭东岭西自然资源,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集聚,岭东玉米、大豆两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亿、70亿级以上,已成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岭西小麦、油菜、马铃薯三大产业集群,产值分别达20亿、15亿和10亿级以上。市级及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

加快现代种业发展,20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列入国家库圃资源。推进国家级大豆、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良繁基地面积分别达15万亩和5万亩以上。

同时,强化科技支撑,年与内蒙古农业大学重点合作项目19项,取得实质性进展12项。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8个大豆、玉米品种科技成果完成%转化,转化资金达万元。大豆种植有关2个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黑土地保护相关2个项目分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激发品牌活力赋能市域农牧业纵深发展

品牌是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通过不断加快农牧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农牧业品牌,有利于推动呼伦贝尔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的转变。呼伦贝尔草原羊肉、黑木耳分别荣获年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和全国绿色农业十大蔬菜地标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和秀水乡大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西旗羊肉、莫力达瓦大豆等24个优质特色农畜产品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不断提升的农牧业品牌影响力成为促进呼伦贝尔市产业兴旺、助力百姓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呼伦贝尔市深入实施农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行动,持续扩大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牛奶、黑木耳等8大区域品牌知名度,实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畜产品地理标志新突破,不断擦亮呼伦贝尔生态农牧业金字招牌。推进品牌市场化运营体系建设,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渠道方和资本方合作,共建产销一体化平台公司。实施农畜产品市场消费引领行动,推进“呼伦贝尔草原肉羊+有机羊”示范牧场建设,发展订单农牧业,推动精准对接,积极开展展销展洽活动,集中展示、宣传推介特色农畜产品,提升市场认可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打造一个品牌、发展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呼伦贝尔牢牢把握优质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突出品牌建设的深厚内涵,打造“呼伦贝尔大草原”市域公用品牌,让优质、绿色“呼伦贝尔”生态产品走向全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呼伦贝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品牌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jp/1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