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华人作家中理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当代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马未都先生,其实他原来的职业并不是收藏,而是作家、学者、编剧。八十年代初他就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一举成名,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后来,马未都又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系列颇有影响的电视剧。 所以说,马未都其实原本是搞文学的,文学是他的老本行。马未都跟作家王朔特别熟,王朔的很多小说就是经他之手在《青年文学》杂志推出来的。比如他的中篇小说《橡皮人》就曾在《青年文学》连载,这部作品取材自王朔在南方沿海地区做“倒爷”的经历。 马未都对王朔也很欣赏,日前他公开说:“王朔是一个理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影响过一代人!我说这个话还比较保守,很多人说不是,说他不止影响过一代人,而是影响过两代人。比如王朔参与策划的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曾经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收视率的最高纪录。 马未都说,我们那一代人读他的小说,都是非常非常的投入,如痴如醉。很多人读他的小说感动得死去活来,所以我们后来以王朔的小说为原型,拍摄了大量的电视剧、电影,像姜文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赵宝刚拍的《过把瘾》。王朔的很多小说都可以改成通俗的影视剧。 很多人很受感动,当时我跟他那么熟悉的情况下,我读他的很多小说都非常受感动。其实他写得很多事我都知道,那为什么会受感动呢?就是一个人文学的能力。我们中国人认为的文学奖,是文学能力奖,而西方人认为的文学奖叫社会文学奖,就是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性。 我们中国人是强调文学的表达能力,比如我们认为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得好,是他的文学的表达能力强;我们推崇的唐诗宋词都是文学的表达能力强。而西方人认为呢,文学兼顾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西方人因为很难,尤其不懂中文,或者说即使懂中文,我认识很多汉学家,他那个中文跟我的中文还差得远十万八千里。 众所周知,华人作家中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莫言,其实莫言也曾跟王朔合作过,《海马歌舞厅》创作团队就包括王朔、海岩、刘震云、马未都、莫言、梁左等作家。莫言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马未都认为“华人作家中理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王朔”。 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jp/12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5年前的伴娘门事件,却因吴亦凡崩盘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