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疗白癜风病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

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说过:“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也将自己的生活烙印在作品之上。

在西方众多艺术家中,有一位非常特别的艺术家——文森特·梵高,他的特别之处正是在于——很多著名画作是在精神病院完成的。

▲《有漩涡背景的自画像》,年9月(图书插图)

梵高出生于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年,梵高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他结交了画家保罗·高更。他们一起居住,一起作画,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宣告失败。年12月23日,梵高与高更发生争吵之后,他割掉了自己大半边左耳,并把这个血淋淋的包裹送给了一个妓女。大家都觉得他疯了,梵高也因此在小镇上受到排挤。年4月,梵高下定决心离开阿尔勒,前往圣保罗,开始了他在精神病院的生活。入住精神病院之后,梵高的“疯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

没有几个画家或者艺术家是在“疯病”的状态下创作完成作品。梵高在圣保罗的作品反映了他在精神病院时期的生活,也反映了当时他内心的世界。

▲《我有一片星空——凡·高在精神病院不为人知的故事》书影(峥小蜜摄)

《我有一片星空——凡·高在精神病院不为人知的故事》正是一部讲述梵高在精神病院时期生活的作品。作者马丁·贝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梵高,著有大量关于梵高的书籍,是英国著名的梵高艺术评论家。他实地走访圣保罗精神病院及普罗旺斯圣雷米小镇,查阅市政档案、病院档案,采访当地相关人士,结合书信等资料,细腻而深入地还原了梵高在精神病院一年多的生活细节和创作环境,用讲故事一样的语言写下《我有一片星空》,力图为我们揭开了梵高这一段人生的神秘面纱。

星空:我有一片“星空”

在入住圣保罗后的一个月左右,文森特写信给提奥说:“我有一片‘星空’。”

《星空》是梵高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也是精神病院时期的代表作。梵高在圣保罗看到了日出前的金星,非常明亮。由于当时照明条件有限,梵高在夜晚看到的星空异常美丽,他在年6月15~16日的周末,充满激情地作画,仅用2天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星空》。

▲《星空》,年6月(图书插图)

《我有一片星空》一书中,作者马丁对梵高的《星空》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找到了画作中对应的现实景物。彼得·哈里逊天文台为马丁做了一场演示,模拟了年6月15~16日普罗旺斯东方的天空。投影中,月亮缓缓升起,这是一轮满月,而不是梵高画中的新月。天文台还为马丁投射了银河的影像,天文台过滤了部分月光,使银河更加明亮。在观看了几小时的夜空投影之后,马丁认为,梵高并没有按照前一天晚上自己看到的影像作画,而是创造出了一个具有个人风格的景色,这是一片属于梵高自己的“星空”!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梵高可以在天黑之后到户外去描绘天空,但是,《星空》这幅描绘夜晚景象的画确是在白天完成的。

复刻版画:色彩的翻译家

梵高在圣保罗精神病院创作出了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画作,由于远离其他艺术家,他的作品几乎不受市场和其他艺术家的影响,可以作出任何大胆的尝试。

年秋,梵高开始了一项不同寻常的实验:他想将其他画家的黑白版画“翻译”成自己的油画。这并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通过他的理解,用比原作更大的尺寸将其复刻出来,更重要的是,他还要为其加上色彩。

《在永恒门之前》右图为梵高复刻的油画

▲《在永恒门之前》,年5月,右图为梵高复刻的油画(图书插图)

梵高在信里说:“这是在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翻译成色彩的语言。”

梵高一生中收集了上百甚至上千张版画,而他带去圣保罗的版画作品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因此梵高复刻出的作品也很有艺术特点。其中,梵高选择复刻弗朗索瓦·米勒的作品,想表达他对米勒最深刻、最诚挚的致敬,也想普通让大众也能体会米勒作品的精彩,但梵高又担心自己的复刻被鄙视为抄袭。而实际上,梵高是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为这些画作加上了感情色彩。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画作中加入了梵高的身影。

▲《新门监狱——放风场》,埃利奥多尔·披萨,临摹自古斯塔夫·多雷(图书插图)

▲《放风场》,梵高,年2月,临摹自多雷(图书插图)

古斯塔夫·多雷的《新门监狱——放风场》中,表现了一群囚徒耐心地拖着脚、绕着没有镜头的圆圈行走,这群人被压迫在可怕、幽闭的院子中。多雷的画中,人们几乎面无表情。而在梵高的画中,最靠近前景并向外看的人,有姜黄色的头发,以及与梵高相近的特征。

▲《哀悼基督》塞莱斯坦·南特伊-勒伯夫,临摹自欧仁·德拉克罗瓦(图书插图)

▲《哀悼基督》梵高,年9月,临摹自欧仁·德拉克罗瓦(图书插图)

《哀悼基督》复刻中,梵高也给死去的基督画上了姜黄色的头发和胡须。梵高选择这一题材,很可能由于他一直相信着宗教思想会给他极大的慰藉。在他画《哀悼基督》的时候,正是他极度脆弱的时刻。梵高对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时所体现出来的温暖和关怀十分欣赏。

当了解当时的情况之后,就不难理解梵高为什么要这样做。西方油画讲究写实,画家作画时,通常有自己的模特,例如鲁本斯和伦勃朗,用自己的妻子作为模特,创作出许多佳作。而梵高在精神病院里很难找到肖像模特,此时又是冬季,没有盛开的花草,没有美丽的景色。所以梵高才会用自己的想象将版画转换成油画,从而创造新的作画机会。

听上去有一点心酸,却又感到非常伟大。梵高曾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梵高始终是一位执着的艺术追求者。他在不断创造条件,追求属于自己的艺术。

麦田:艺术生命的循环

印象派画家莫奈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描绘多幅画作,是在追求光色变幻中的灵感突现。而梵高对麦田的多次描绘,或许是迫于无奈,他对弟弟提奥的信中写道:“我是通过监狱的铁窗来观察收割者的。”

梵高创作的麦田,更像是自己“生命的循环”。

梵高最终创作了14张以上描绘麦田的画作和同等数量的草图。这些画作是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完成的:受大雨的启发,他创作了《暴风雨后的麦田》;丰收时节,他画下了《收麦者》;初冬之际,他描绘了《日出时的麦田》……

▲《收麦者》,年9月,布画油画。(图书插图)

在我们的认知里,天空是蓝色的,朝霞、晚霞时,天空或许会被阳光染成金黄、深红,而梵高在《收麦者》中描绘的天空则是绿色的,绿色的天空使金黄太阳更加明显,也衬托出金黄的麦田。“太阳的金光照在万物之上”,梵高将收集麦子的过程看成永恒的轮回。

“我在画布上耕种,就好像农民在田里劳作一样。”梵高给母亲的信里这样写到。他就像是一位用画笔耕作的“农民”,在画布上播种、培养、收获,静静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然而,那个时代的人并不理解这些“艺术果实”——他在生前只卖出一张油画。

美剧《神秘博士》第五季第十集中,凡高穿越到未来,看到人们把他的画挂到美术馆里展出,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他的画作,此时梵高感动地留下了眼泪。

▲美剧《神秘博士》截屏(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剧《神秘博士》中,博物馆的馆长这样评价梵高:

梵高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画家。当然也是最流行,最伟大,最受敬爱的画家。他对色彩的运用是最让人惊叹的。他把饱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转化成醉人的美丽。痛苦很容易刻画,但是用痛苦和苦难去刻画我们世界上的欣喜,快乐和美丽,前无古人,也许后无来者。在我脑海里,那奇怪的狂野的,在普罗斯旺田里漫游的男人,不仅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也是世界上存在过的最伟大的人。

梵高在麦田种下了艺术的“种子”,丰收的时节却在年之后。

***

年7月27日,梵高旧病复发,开枪自杀,7月29日清晨,在提奥和加歇医生的守护下,梵高停止了呼吸。

天才离开了我们,天才的画作却留在了人间。

《我有一片星空》首次公开了圣保罗精神病院男宿舍的照片,作者马丁也查阅到了一部分关于梵高的未公布于世的材料。在书中,马丁入微地揣摩了梵高在精神病院时期的复杂心情。他为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梵高的小故事,也为我们讲述了梵高画作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是一本让我们更深入了解梵高的书。

当梵高看相夜空时,他凝视着星辰,设想着永恒。他感觉当人要死的时候,就是要去往星辰了,就像要去塔拉斯孔一样。

谨以此文向这位伟大的画家致敬!

▲《我有一片星空》书影(峥小蜜摄)

▲《我有一片星空》内文页:展示了梵高的画作《工作室的窗户》细节图(峥小蜜摄)

▲《我有一片星空》内文页:展示了威廉(梵高的侄子)的出生通知和照片,以及圣保罗附近的杏树,(峥小蜜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dt/1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