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的金字塔神庙上
与特奥蒂华坎文明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并行发展的玛雅文明,从公元前13世纪到西班牙人入侵的公元16世纪,于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尤卡坦州、坎佩切州、金塔纳罗奥州)、塔巴斯科州、恰帕斯州及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的广大地区延续发展。玛雅文明是中美洲文明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文明很有特色,一方面在智力领域有着极高的抽象成就,如天文学和历法,又创造了精美绝伦的建筑、雕塑和绘画,可是另一方面,维持生活的技术水平却极原始和简单。玛雅人直到公元11世纪还不知道金属为何物,也没有见过轮子。他们能算出太阳年的长度,每年误差不到5分钟,却不会称一袋玉米的重量。 玛雅文化中,建筑和雕塑是最瑰丽的部分。玛雅雕塑的造型十分多样,艺术水平很高。小型的多为泥塑、陶塑、玉石的独立艺术品;而玛雅雕塑中的最主要代表——大中型的雕塑都是和建筑紧密交织的附属性作品,或是固定布置在一定建筑环境中的独立作品。 在公元纪年开始的8个世纪中,由不同的玛雅部落建立了上百个玛雅城市,留下了众多的建筑遗址。这些木石结构,由混合了砂浆和碎石的混凝土构筑,石材或灰幔贴面的建筑,基本上分为两种型制。一种是金字塔形的神庙;一种是平层的房屋。前者是奉献给神祇的,有着金字塔的多层台基;后者是宫殿,在单层台基之上。中间都有宽阔的梯道作为入口。玛雅艺术家总是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对建筑加以雕塑装饰,重点是室外部分。 蒂卡尔大广场 9世纪前危地马拉,右边是蒂卡尔1号金字塔,也被称为大美洲虎神庙,高51米。广场上耸立着许多纪念碑和祭坛,记述着帝国的历史。 蒂卡尔2号金字塔 高46米危地马拉,顶冠部分的浮雕已经脱落。前面也陈设着纪念碑。 与旧大陆的古代城市有很大的不同,玛雅城市最主要的功能是供奉神灵,而不是保护统治阶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被称为礼仪中心。城市在建设之初就经过整体规划,按一定的历法要求,安排各种建筑物以及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的方位、角度,使建筑群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天文观测仪器的作用。这种建筑学与天文学的结合,建筑布局与天文观测的统一,虽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不断修建,也不会破坏最初的布局。为了能更加接近神灵,每隔一定时间翻造时,都要在原来结构上再造房子,基台层数越造越高。在祭祀崇拜典礼中进入那些高处的空间,感觉神灵似乎就在不远之处。 金字塔式神庙是玛雅城市中最突出的标志。它们与公共广场构成了玛雅城市的中心。玛雅艺术家第一个加以雕塑装饰的部位是金字塔神庙的顶冠。神庙的内部空间一般都很小,最重要的是它的外观。顶冠部分实际上是尤卡坦玛雅人房屋的茅草屋顶部分的发展和扩大。 在玛雅最大、最古老的城市——蒂卡尔,共有6座金字塔神庙。其中,1号神庙与2号神庙相对而立,构成中心区。这些神庙与特奥蒂华坎的太阳金字塔不一样。后者是平缓的,夹角约40度,是稳定浑厚的;而前者的夹角却达到70度,是陡峭秀丽的。 玛雅的金字塔神庙,上面的神庙和下面的基台在轮廓上是连贯通畅、一气呵成的。这些神庙都比较高,4号神庙高度达到了75米。有趣的是金字塔顶部的神庙都有一个巨大的顶冠。在1号神庙连基台52米的总高中,神庙就占了16米,近三分之一。在这16米中,顶冠竟占了11米。这11米高的冠部又刻满了华丽的浮雕。2号神庙有4层基台,总高46米,其中神庙顶冠占了14米以上。远远看去,宛如一位身着盛装,戴着奎特查尔凤鸟羽冠的玛雅君王。有着华丽雕刻装饰的金字塔神庙,也如同戴着巍峨冠冕的天神,高高耸立在丛林的树冠之上,给人以无比崇高壮观之感。遗憾的是,蒂卡尔金字塔神庙的顶冠部分的浮雕装饰已经脱落。 科潘26号神庙的象形文字梯道 年洪都拉斯,构思奇特的处理,巧妙地将空间与时间同步展开。 在总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的玛雅文化区域内,无论是金字塔神庙,还是在单层基台上的宫殿、祭司们居住的修道院等,雕刻装饰的第一重点都是类似女儿墙的建筑顶冠。雕刻装饰的手法,一种是建筑立面上有长条雕塑饰带的“普克式”,另一种是建筑立面上满铺墙面的“切内斯式”。 除了顶冠之外,金字塔神庙的另一个雕刻装饰的重点是梯道。有些金字塔四面都有梯道,有的则只在正面有梯道。在尤卡坦半岛南端,今洪都拉斯境内的科潘,是玛雅的第二大中心,也是玛雅古典时期历法、天文和文字研究方面的科学中心,还被称为“雕塑之城”。它的主体部分,包括金字塔、庙宇、圣坛在内的卫城和5个相连的露天广场。其中,在米×40米的球场东面,建于公元年的26号神庙的象形文字梯道是极有名的。它的11米宽的阶梯上镌刻着~个象形文字,是玛雅象形文字书写中最长的铭文。内容究竟是天文记录还是城邦编年史,目前尚难解释。它共有62个台阶,每12个台阶的中心点上都有一尊人神同形的坐姿雕像,也有说这些是科潘历代君主的雕像。两侧各雕有一条沿梯而下的巨蟒。人们在这两条巨蟒的夹持中登上台阶,一面阅览台阶立面上的象形文字符号,一面又可间歇地观看台阶中央神秘怪异的雕像,可谓是图文并茂。 蒂卡尔4号神庙木雕门楣 年危地马拉刀法娴熟自如,装饰精细繁复,堪称玛雅艺术的精品。 玛雅金字塔神庙的内部,空间不大,但也布置了许多雕塑装饰。门廊上都横跨着常青树的木雕门楣,以浮雕手法刻出壮观的宗教仪式场面,位置很显眼,一进门就能看到。它们大部分已毁,或被收藏在国外的博物馆中。其中最精美的,是蒂卡尔4号神庙的木雕门楣。它被探险家、植物学家古斯塔夫·贝尔诺利带回瑞士。它描绘一位盛装的君主站在一个由双头蛇构成的巨拱之下,手法细腻、精美富丽。上方有许多美丽的象形文字。木雕作于公元年,刻在公元年砍伐的木材上,现藏于瑞士巴塞尔的人种博物馆。 神庙室内的雕塑装饰,除了在门楣横梁和侧门柱上,还出现在神龛内或墙面上。这在许多城市,如乌斯马尔、亚克斯切兰、卡巴赫、坎佩切、帕伦克、奇琴依查、夏卡鲁克、皮德拉斯·尼格拉斯、恰巴斯克·马卡尔科……都可以看到。材料也很丰富,有石灰岩、常青树木和灰泥等等。内容表现多为礼仪性的场面,构图饱满繁复,多有象形文字填充构图中的空当,压缩关系老到,比起古埃及、亚述浮雕更趋自然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ermopana.com/bempms/10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又一条经典路线成绝版草原牧场,贝尔湖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